跳至主要内容

HexBoard MIDI控制器与RP2040产生共鸣

 乐器的发声依赖于物理学和数学原理。吉他弦的音高会随着其物理属性的变化而改变,比如弦的粗细、张力或长度。萨克斯管或其他任何管乐器发出的音符,会根据空气振动所经过的乐器管身长度而变化。任何一件实体乐器都需要具备一些物理属性,演奏者必须与之互动才能演奏音乐,而这自然就限制了哪些人能够演奏,以及能够演奏什么。

HexBoard 有 140 个独立的机械开关,每个开关都配有一个 3D 打印的键帽,由可寻址的 RGB 发光二极管照亮;这种不寻常的键盘能产生独特的和弦形式和旋律创意。

至少,过去一直都是如此。有了 MIDI(乐器数字接口)和计算机,情况就不再一定是这样了。你所演奏的乐器不过是一个输入设备,就像键盘和鼠标一样,因此,它可以是制作者想要的任何形状或大小。在这个例子中,制作者贾里德·德库克(Jared DeCook)选择制作了一个由六边形按键和 RGB 发光二极管组成的键盘矩阵,所有这些都由树莓派 RP2040 芯片控制。

定制控制器

“HexBoard 主要是一款 MIDI 乐器,这意味着它会将音符信息发送给软件或硬件声音发生器,这些声音发生器会根据你演奏的音符来发出声音,”贾里德告诉我们,“它有一个 USB-C 接口,用于连接到计算机上的 MIDI 软件,还有一个 TRS  MIDI 接口,用于连接硬件 MIDI 设备。它有一个非常基础的内置声音发生器,可以通过耳机或内置扬声器播放声音,当你想要快速、简单地设置一下来演奏时,这一点非常不错。RP2040 芯片所有未使用的引脚都作为排针暴露在电路板上,以便那些有兴趣对硬件进行进一步改造的人可以方便地进行改装。”

贾里德在 2023 年 5 月推出了 HexBoard,此后对其设计进行了全面改进,使其更易于组装和维修,并添加了新功能。

在钢琴上,每个琴键的两侧各有两个音符;而在 HexBoard 上,每个按键与另外六个按键相邻,所以你用一只手就可以实际够到更多的音符——如果你没有像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或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那样的大手,这一点就很有用。

“点亮的六边形按键支持多种不同的音符布局,同时还可以通过颜色来指示每个音符是什么,”贾里德说,“所包含的不同布局使得用简单的指法来弹奏和弦变得很容易,而且这些指法不会因调式的不同而改变,这与钢琴之类的乐器不同。我在 TinkerCAD 软件中设计了键帽,在 Blender 软件中设计了框架。我在 Bambu Lab P1S 3D 打印机上打印所有部件,刚好能把框架放进打印区域。”

为什么选择 RP2040 芯片?

“RP2040 芯片是整个项目的核心,”他补充道,“它读取按键信息、设置灯光、更新屏幕、发送 MIDI 数据,并生成简单的声波。运行这个设备不需要专有软件,因为一切都由 RP2040 芯片来处理。



“我很欣赏可以使用可编程输入输出(PIO)来处理发光二极管的更新,而不会阻塞中央处理器(CPU)。我为这个项目选择这款芯片,是因为它具备我这个项目所需的所有输入输出功能,并且为未来的开发留有足够的空间。而且,在这个项目初期芯片严重短缺的时候,它很容易获得。”

大公司可能会不遗余力地对产品进行焦点小组调研,以确保产品能找到受众,但贾里德最初制作 HexBoard 时针对的受众群体非常小:就是他自己。我们认为,这或许能让他专注于把 HexBoard 做得很棒。

贾里德制作了自己定制的基于 RP2040 芯片的电路板,并将其添加到印刷电路板(PCB)上,以处理所有的输入、输出和编程。

“最初,我是为我自己和我的兄弟制作的,”他回忆道,“我想要一个有趣、可改装的乐器,外观要酷炫,而且相对容易学习。我对目前的成果很满意,所以我想说,制作者、黑客和音乐人是我的主要目标受众。”

“随着项目的推进,它对各种各样的人都变得有用起来。初学者可以用它来开始学习基本的和弦和旋律。无论你处于什么调式,任何给定的旋律或和弦都有相同的形状或指法动作,所以在很多方面,它的学习曲线更平缓。”

“音乐制作人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布局来激发灵感,因为每种不同的布局都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思考音符之间的关系。我知道,对我来说,在 HexBoard 上我能想出一些与在标准音乐键盘上不同的创意。”

屏幕能让用户在 HexBoard 提供的众多布局选项中进行切换。

“有了最新的更新,它现在对于那些在微分音音乐领域进行实验的人来说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它紧凑的尺寸和广泛的音域,对于那些想要拥有大量按键,同时又能轻松地把它装在背包里随身携带的音乐人来说非常实用。除此之外,五颜六色的灯光和动画效果让任何人玩起来都觉得很有趣。”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手把手教你用威联通nas(2)——快速入门

  不少童鞋买回来威联通nas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完全不知道怎么配置,本篇手把手教大家从系统初始化开始配置威联通qts系统,快速入门。 第一篇:《 小白也能玩转威联通nas(1)——四盘位 464c2简单开箱以及加装内存 》 一、系统初始化 先提前下载qfinder pro(威联通nas管理软件),这个是用来查找nas ip,当然也可以在路由器后台查找nas ip,软件下载地址: https://www.qnap.com.cn/zh-cn/utilities/essentials#utliity_5 nas插电开机后等待一段时间,qfinder pro会自动搜索到局域网内的威联通nas。这时候可以在浏览器输入nas的ip:5000(例如192.168.31.27:5000)进入到nas控制台,也可以点击状态那里直接自动打开。 一般新的nas还会自动弹出延保的,点击关闭即可。 现在就进入到系统初始化设置的阶段,点击安装。 这里会要求选择固件版本,强烈建议直接选择5.1版本。 进行管理员账户密码配置。 这里注意admin为最高权限账户(root),默认禁用,如果需要对系统进行修改,需要登录到admin,默认admin登录密码为网口1的mac地址(不知道mac地址可以直接看路由器后台,或者看qfinder pro),为了安全起见,强烈建议非特殊情况不要开启admin,若需要用也建议使用后关闭账户。 开始配置时区,一般都是不用调整,除非和当前时区不一致再修改。 配置ip,除非路由器关闭了dhcp或者需要自己划分ip,不然都选自动获取IP。 注意,强烈建议自动获取ip地址之后在路由器进行arp绑定,可以理解成把当前的ip与机器绑定,不然过段时间内网ip会变动,导致原本的smb等网络共享连接失败。 最后就是检查全部配置。 之后会提示初始化系统会删除所有硬盘数据。 注意:如果原本有威联通nas,需要硬盘迁移到新设备,千万不要在此时把数据盘放入,否则会删除所有的数据!!!需要迁移硬盘第一种是把原本所有的磁盘都迁移过来,这样就不会重新安装系统,自然没有这一步;第二种是只迁移数据盘,那需要初始化系统盘之后再把数据盘插进去恢复。 注:上面说的数据盘和系统盘在威联通其实并没有这个概念,但是我们可以单独用一块硬盘先初始化系统,此时系统数据就会存储在上面,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系统盘;数据盘就...

小白也能玩转威联通nas(1)——四盘位 464c2简单开箱以及加装内存

  最近上车了威联通的464c2,虽然处理器还是n5095,但是可以自行更换内存,自带8g内存,价格也是非常不错,新的5.1系统也流畅不少,这里干脆就趁现在写几篇小白教程,从0开始使用威联通nas。 之前也有一些童鞋在公众号后台私信说为什么我都自己组个nas了还用成品,自组nas是可玩性高,成本也低,但是我认为个人认为存储最重要的是数据安全以及稳定,事实证明我也根本玩不动truenas,三天两头炸一次,黑裙之前也炸过(虽然都是自己折腾),基本上每个月就能看到各种炸系统的,truenas/黑裙一旦炸机,要么靠网友要么靠自己,不然有很大概率救不回来,不折腾也一样会突然暴毙,当然,成品nas也可能会,但至少还能找官方,至于这多花的钱是不是智商税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威联通之前的系统一直被人诟病卡、慢、难用,前两个倒是真的,后面难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还觉得群晖那种傻瓜式系统一点都不好用,要啥没啥,功能到处缺失,不过前些日子威联通qts 5.1正式发布了,那个流畅度是真的提升不少,在我看来只要继续打磨就可以了, 之后的教程也是以5.1系统为例 ,毕竟不会还有人会守着5.0系统吧。 这里也简单介绍一下464c2的配置: n5095的cpu用来跑一些轻量化的任务是绰绰有余,软raid也可以跑满sata; 自带8g笔记本内存,两个内存槽也可以自行更换和升级内存; 四个3.5寸盘位,如果用A2AR硬盘转接盒能接8个2.5寸硬盘; 两个m.2槽,能存储数据也能当缓存盘,就是速度只有3.0x2; 两个2.5g网卡中规中矩; 体积也算小,但个人认为家用没必要追求小体积,毕竟塞一塞还能能放下的。 一、开箱 到手先检查封口,无开封就行。 打开外包装,拿出机器,内含一根网线(两个网口就一根线....);84w的航嘉电源适配器,这个功率带4盘位也是足够了,就是不能做成内置式的吗,后面还拖个尾巴都不好放;一堆硬盘螺丝;两个m.2散热马甲;一对硬盘托盘钥匙;一份建议看的说明书。 看下机器本体,正面四个3.5存盘位,硬盘托盘现在带锁了(这个真的要好评!!!),不用担心有人以为这是共享充电宝直接拔出来了;一堆指示灯;一个usb3.1;一个快速复制按钮;一个电源按钮。 机器背面两个2.5g网口,可以链路聚合实现速度翻倍变成5g;一个usb3.1;一个usb2.0,接ups刚刚好;一个hdmi;一...

PiNAS

PiNAS is a 3D printed compact NAS enclosure based on Raspberry Pi and up to two SATA HDD/SSD units connected to the Raspberry Pi via SATA to USB converter. Software-wise it runs on Raspbian and Samba/FTP/anything you like. Power supply can be provided using a 12V 5A external PSU that will power the +12V lines of HDD/SSD drives. +5V power supply can be provided using a small buck converter such as the DC DC Step Down MP1584 that can provide up to 3A of current, enough to power the Raspberry Pi and the two disk units. PiNAS 是一款基于 Raspberry Pi 的 3D 打印紧凑型 NAS 机箱,最多两个 SATA HDD/SSD 单元通过 SATA 到 USB 转换器连接到 Raspberry Pi。 在软件方面,它可以在 Raspbian 和 Samba/FTP /任何您喜欢的平台上运行。可以使用 12V 5A 外部 PSU 提供电源,该 PSU 将为 HDD/SSD 驱动器的 +12V 线路供电。可以使用小型降压转换器(如 DC DC 降压 MP1584)提供 +5V 电源,该转换器可提供高达 3A 的电流,足以为 Raspberry Pi 和两个磁盘单元供电。 3D components All parts should be printed using: PLA filament 3 walls 0.1mm layer height 15% infill print plate adhesion raft if needed Use: 'Raspberry Pi 2 plate.stl' for Raspberry Pi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