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耗时超十年完成4.17 亿像素的仙女座星系全景图

 

这张仙女座星系的照片拼图距离地球250万光年,是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图像制作出的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张。它包含600多张哈勃图像,制作耗时超过十年。这张合成图像展现了2亿颗恒星,而仙女座星系估计有一万亿颗恒星,这不过是其中一小部分。| 完整尺寸版本(203MB) 

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完成了对仙女座星系最为全面的观测,并制作出一幅4.17亿像素的全景图。这幅全景图耗时十余年完成,包含600多张照片。

这幅巨型全景图像素为42208×9870,是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数据制作出的最大的照片拼图。这一巨大拼图展现了2亿颗恒星,而仙女座星系估计有一万亿颗恒星,这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该拼图像素总数达25亿,其细节将助力科学家进一步探究仙女座星系的历史,包括它与较小卫星星系在遥远过去的合并情况。

作为银河系最近的邻居,仙女座星系长久以来一直吸引着天文学家。一个世纪前,以哈勃太空望远镜命名的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证实,当时被称为“螺旋星云”的仙女座星系,实际上远在银河系之外。在这一发现之前,人们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哈勃的这一发现,瞬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有趣的区域包括:(a) 镶嵌在星系内的亮蓝色恒星团、在更遥远背景处可见的星系,以及几颗实际上位于我们银河系内的明亮前景恒星的‘乱入抢镜’;(b) NGC 206,仙女座星系中最显眼的恒星云;(c) 一个由新生蓝色恒星组成的年轻星团;(d) 卫星星系M32,它可能是曾经与仙女座星系碰撞的一个星系的残留核心;(e) 横跨无数恒星的黑暗尘埃带。” | 完整尺寸版本 

仙女座星系的影响持续显著,因为它为研究银河系提供了关键线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解释道:“倘若没有仙女座星系作为宇宙中螺旋星系的代表,天文学家对我们银河系的结构与演化了解将大为减少。这是因为我们身处银河系之中。这就好比站在中央公园中央,试图弄清楚纽约市的布局。”

华盛顿大学的首席研究员本·威廉姆斯(Ben Williams)解释说:“借助哈勃望远镜,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仙女座星系整个星系盘上全面而细致的情况。对于其他任何大型星系,我们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哈勃合成全景图的局部精选画面

尽管较新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抢了哈勃一些传奇的风头,但哈勃空间望远镜对于天文学和物理学研究依然至关重要。哈勃能够拍摄出清晰锐利的照片,这张新的拼接图就由600多张这样的照片构成。

由于仙女座星系如此庞大,且相对较近(尽管距离仍有250万光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拍摄仙女座星系的任务形容为“艰巨无比”。 

这是哈勃完整合成图像中的一个精选局部。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解释道:“因为相较于哈勃常规观测的星系(那些星系往往距离我们数十亿光年),仙女座星系在天空中是一个大得多的观测目标。这一完整的拼接图像是在哈勃的两个项目下完成的。总共需要哈勃绕轨运行1000多次,时间跨度超十年。” 

这幅全景图始于约10年前的“哈勃仙女座全色宝库”(PHAT)项目。哈勃的高级巡天相机和宽视场相机3捕捉了仙女座北半部的近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照片。

随后开展的“哈勃仙女座南部全色宝库”(PHAST)项目,又补充了仙女座南半部约1亿颗恒星的图像。

这两个项目相结合,覆盖了仙女座的整个星系盘。从地球上看,星系盘几乎呈侧视状态,倾斜角度为77度。

威廉姆斯表示:“对这些可分辨恒星的详细观测,将有助于我们梳理该星系过去的合并与相互作用历史。” 

哈勃完整合成图像的精选局部画面

“仙女座星系就像一场‘火车失事现场’。它看起来经历了某种事件,这一事件促使大量恒星形成,然后又戛然而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丹尼尔·魏斯补充道,“这很可能是与附近另一个星系碰撞导致的。”

尽管哈勃关于仙女座星系的数据集既精彩又详尽,但即将投入使用的南希·格雷斯·罗曼空间望远镜有望带来更多惊喜。罗曼空间望远镜基本上算是广角版的哈勃,一次曝光就能捕捉到相当于100张哈勃高分辨率照片的内容。来自罗曼空间望远镜的数据以及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收集的图像,将对哈勃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起到补充作用。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本杰明·F·威廉姆斯(华盛顿大学)、陈卓(华盛顿大学)、L·克利夫顿·约翰逊(西北大学);图像处理:约瑟夫·德帕斯夸莱(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手把手教你用威联通nas(2)——快速入门

  不少童鞋买回来威联通nas却不知道如何下手,完全不知道怎么配置,本篇手把手教大家从系统初始化开始配置威联通qts系统,快速入门。 第一篇:《 小白也能玩转威联通nas(1)——四盘位 464c2简单开箱以及加装内存 》 一、系统初始化 先提前下载qfinder pro(威联通nas管理软件),这个是用来查找nas ip,当然也可以在路由器后台查找nas ip,软件下载地址: https://www.qnap.com.cn/zh-cn/utilities/essentials#utliity_5 nas插电开机后等待一段时间,qfinder pro会自动搜索到局域网内的威联通nas。这时候可以在浏览器输入nas的ip:5000(例如192.168.31.27:5000)进入到nas控制台,也可以点击状态那里直接自动打开。 一般新的nas还会自动弹出延保的,点击关闭即可。 现在就进入到系统初始化设置的阶段,点击安装。 这里会要求选择固件版本,强烈建议直接选择5.1版本。 进行管理员账户密码配置。 这里注意admin为最高权限账户(root),默认禁用,如果需要对系统进行修改,需要登录到admin,默认admin登录密码为网口1的mac地址(不知道mac地址可以直接看路由器后台,或者看qfinder pro),为了安全起见,强烈建议非特殊情况不要开启admin,若需要用也建议使用后关闭账户。 开始配置时区,一般都是不用调整,除非和当前时区不一致再修改。 配置ip,除非路由器关闭了dhcp或者需要自己划分ip,不然都选自动获取IP。 注意,强烈建议自动获取ip地址之后在路由器进行arp绑定,可以理解成把当前的ip与机器绑定,不然过段时间内网ip会变动,导致原本的smb等网络共享连接失败。 最后就是检查全部配置。 之后会提示初始化系统会删除所有硬盘数据。 注意:如果原本有威联通nas,需要硬盘迁移到新设备,千万不要在此时把数据盘放入,否则会删除所有的数据!!!需要迁移硬盘第一种是把原本所有的磁盘都迁移过来,这样就不会重新安装系统,自然没有这一步;第二种是只迁移数据盘,那需要初始化系统盘之后再把数据盘插进去恢复。 注:上面说的数据盘和系统盘在威联通其实并没有这个概念,但是我们可以单独用一块硬盘先初始化系统,此时系统数据就会存储在上面,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系统盘;数据盘就...

小白也能玩转威联通nas(1)——四盘位 464c2简单开箱以及加装内存

  最近上车了威联通的464c2,虽然处理器还是n5095,但是可以自行更换内存,自带8g内存,价格也是非常不错,新的5.1系统也流畅不少,这里干脆就趁现在写几篇小白教程,从0开始使用威联通nas。 之前也有一些童鞋在公众号后台私信说为什么我都自己组个nas了还用成品,自组nas是可玩性高,成本也低,但是我认为个人认为存储最重要的是数据安全以及稳定,事实证明我也根本玩不动truenas,三天两头炸一次,黑裙之前也炸过(虽然都是自己折腾),基本上每个月就能看到各种炸系统的,truenas/黑裙一旦炸机,要么靠网友要么靠自己,不然有很大概率救不回来,不折腾也一样会突然暴毙,当然,成品nas也可能会,但至少还能找官方,至于这多花的钱是不是智商税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威联通之前的系统一直被人诟病卡、慢、难用,前两个倒是真的,后面难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还觉得群晖那种傻瓜式系统一点都不好用,要啥没啥,功能到处缺失,不过前些日子威联通qts 5.1正式发布了,那个流畅度是真的提升不少,在我看来只要继续打磨就可以了, 之后的教程也是以5.1系统为例 ,毕竟不会还有人会守着5.0系统吧。 这里也简单介绍一下464c2的配置: n5095的cpu用来跑一些轻量化的任务是绰绰有余,软raid也可以跑满sata; 自带8g笔记本内存,两个内存槽也可以自行更换和升级内存; 四个3.5寸盘位,如果用A2AR硬盘转接盒能接8个2.5寸硬盘; 两个m.2槽,能存储数据也能当缓存盘,就是速度只有3.0x2; 两个2.5g网卡中规中矩; 体积也算小,但个人认为家用没必要追求小体积,毕竟塞一塞还能能放下的。 一、开箱 到手先检查封口,无开封就行。 打开外包装,拿出机器,内含一根网线(两个网口就一根线....);84w的航嘉电源适配器,这个功率带4盘位也是足够了,就是不能做成内置式的吗,后面还拖个尾巴都不好放;一堆硬盘螺丝;两个m.2散热马甲;一对硬盘托盘钥匙;一份建议看的说明书。 看下机器本体,正面四个3.5存盘位,硬盘托盘现在带锁了(这个真的要好评!!!),不用担心有人以为这是共享充电宝直接拔出来了;一堆指示灯;一个usb3.1;一个快速复制按钮;一个电源按钮。 机器背面两个2.5g网口,可以链路聚合实现速度翻倍变成5g;一个usb3.1;一个usb2.0,接ups刚刚好;一个hdmi;一...

PiNAS

PiNAS is a 3D printed compact NAS enclosure based on Raspberry Pi and up to two SATA HDD/SSD units connected to the Raspberry Pi via SATA to USB converter. Software-wise it runs on Raspbian and Samba/FTP/anything you like. Power supply can be provided using a 12V 5A external PSU that will power the +12V lines of HDD/SSD drives. +5V power supply can be provided using a small buck converter such as the DC DC Step Down MP1584 that can provide up to 3A of current, enough to power the Raspberry Pi and the two disk units. PiNAS 是一款基于 Raspberry Pi 的 3D 打印紧凑型 NAS 机箱,最多两个 SATA HDD/SSD 单元通过 SATA 到 USB 转换器连接到 Raspberry Pi。 在软件方面,它可以在 Raspbian 和 Samba/FTP /任何您喜欢的平台上运行。可以使用 12V 5A 外部 PSU 提供电源,该 PSU 将为 HDD/SSD 驱动器的 +12V 线路供电。可以使用小型降压转换器(如 DC DC 降压 MP1584)提供 +5V 电源,该转换器可提供高达 3A 的电流,足以为 Raspberry Pi 和两个磁盘单元供电。 3D components All parts should be printed using: PLA filament 3 walls 0.1mm layer height 15% infill print plate adhesion raft if needed Use: 'Raspberry Pi 2 plate.stl' for Raspberry Pi 2...